提升学习效率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长期的探索和积累。前人的经验是可以借鉴的,但需要充分结合我们的特征。影响学习效率的原因,有学习之内的,但更多的原因在学习之外。第一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合适借助时间,另外还应该注意"专心、用心、恒心"等基本素质的培养,对于自己的优势、缺陷等更要有深刻的认识。本篇文章是无忧考网为您收拾的《初三下册化学要点概括人教版》,供大伙借鉴。
初三下册化学要点概括人教版篇一
一、金属材料
1、金属材料
纯金属(90多种)
合金(几千种)
2、金属的物理性质:(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2)大部分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
(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
3、金属之最:
(1)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2)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3)铁:现在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
(4)银:导电、导热性的金属(银>铜>金>铝)
(5)铬:硬度的金属(6)钨:熔点的金属
(7)汞:熔点最低的金属(8)锇:密度的金属
(9)锂:密度最小的金属
4、金属分类:
黑色金属:一般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
重金属:如铜、锌、铅等
有色金属
轻金属:如钠、镁、铝等;
有色金属:一般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5、合金: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质的物质。
★:一般说来,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低,硬度比各成分大,抗腐蚀性能更好
合金铁的合金铜合金焊锡钛和钛合金形状记忆金属
生铁钢黄铜青铜:
成分含碳量
2%~4.3%含碳量
0.03%~2%铜锌
合金铜锡
合金铅锡
合金钛镍合金
备注不锈钢:含铬、镍的钢
具有抗腐蚀性能紫铜为纯铜熔点低
注:钛和钛合金:被觉得是21世纪的要紧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有非常不错的“相容性”,
因此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
(1)熔点高、密度小
(2)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
(3)抗腐蚀性能好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1、大部分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
2、金属+酸→盐+H2↑
3、金属+盐→另一金属+另一盐(条件:“前换后,盐可溶”)
Fe+CuSO4==Cu+FeSO4
三、容易见到金属活动性顺序: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金属活动性由强渐渐减弱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
(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坐落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不可用浓硫酸、硝酸)
(3)坐落于前面的金属能把坐落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除K、Ca、Na)
四、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借助
1、铁的冶炼
(1)原理:在高温下,借助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
3CO+Fe2O3高温2Fe+3CO2
(2)材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
容易见到的铁矿石有磁铁矿(主要成分是Fe3O4)、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
2、铁的锈蚀
(1)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O2、水接触(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XH2O)
(铜生铜绿的条件:铜与O2、水、CO2接触。铜绿的化学式:Cu22CO3)
(2)预防铁制品生锈的手段:
①维持铁制品表面的干净、干燥
②表面涂保护膜:如涂油、刷漆、电镀、烤蓝等
③制成不锈钢
(3)铁锈很疏松,不可以阻碍里层的铁继续与氧气、水蒸气反应,因此铁制品可以全部被锈蚀。因而铁锈应准时除去。
(4)而铝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具有非常不错的抗腐蚀性能。
3、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借助:①预防金属腐蚀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②收购借助废旧金属
③合适开采矿物
④探寻金属的代用
意义:节省金属资源,降低环境污染
初三下册化学要点概括人教版篇二
关于溶液
1.酸、碱、盐的溶液能导电,由于溶液中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蔗糖溶液、酒精溶液等不可以导电,由于溶液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2.溶质可以有多种,溶剂只能一种。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溶质。同样,溶剂也有固体、气体、液体状况。譬如洁净的空气,其溶质、溶剂都是气体。
3.物质溶解于水时,一般伴有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变化可以用手触摸感知,也可以借助温度计测量。
有些物质溶解时会使溶液的温度升高,如:氢氧化钠;
有些物质溶解时会使溶液的温度减少,如:硝酸铵;
有些物质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变化不大,如食盐、蔗糖。
4.同一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肯定比不饱和溶液浓度要大。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只是不可以溶解该物质,但是还能溶解其他易溶物。
5.配制肯定水平、肯定水平分数的溶液分为两种状况
固体溶质配溶液:
步骤:①计算②称量③溶解
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
浓溶液稀释:
步骤:①计算②量取③稀释
仪器: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
注意:需要选择与回答时,必须要先分辨是上述两种配制中的哪一种,进行有针对地回答。
剖析所配制溶液浓度偏大或者偏小的理由
固体溶质配溶液时浓度偏小的可能起因:
固体不纯;称量固体时,左物右码放反了;转移固体时有残留;取水时仰视读数等
将溶液稀释或者浓缩的计算:依据溶质水平不变
计算式:
浓溶液浓度X浓溶液水平=稀溶液浓度X稀溶液水平
稀释加水水平=m-m
6.某物质的饱和溶液改变温度结晶时,其溶质水平分数变小;恒温蒸发结晶时,溶质水平分数不变。所以出现结晶现象,溶液的溶质水平分数不肯定发生变化。
注意:结晶后得到的母液,肯定是晶体物质的饱和溶液
7.
从硝酸钾中除去混有的少量氯化钠
提纯办法是:降温结晶;
操作步骤为:
①用沸水溶解
②降温结晶
③过滤
④洗涤、烘干。
从氯化钠中除去混有的少量硝酸钾
提纯办法是:蒸发结晶;
操作步骤为:
①溶解
②蒸发结晶
③趁热过滤
④洗涤、烘干。
在步骤题中,经过化学变化所得到的溶液一般是常温下的不饱和溶液,假如要通过降温结晶获得溶质,一般的操作步骤是:
①蒸发浓缩
②降温结晶
③过滤
④洗涤、烘干。
8.溶解度曲线A下面的点M,表示T2℃时的A物质不饱和溶液。要使其达到N点,应采取:恒温蒸发溶剂或增加该溶质至饱和;假如对N点溶液降温,则N点沿溶解度曲线左移;假如升温,N点水平右移。
9.生石灰放入常温下的饱和石灰水中,生石灰会与水反应并且放热,当恢复至原温后,最后溶液中水的水平降低,溶质氢氧化钙降低,而溶质水平分数不变。
10.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压强增大而增大。
11.气体溶质形成的溶液不可以通过蒸发浓缩达到肯定的浓度,由于气体溶质会挥发。
12.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溶质的水平分数时,重要是怎么样计算所得溶液的水平,可以有两种计算办法:
①m=m+m
注意:溶剂的水平包括了原溶液中的溶剂水和生成的水两方面,不可以遗漏。
②m=m-m-m
注意:此计算办法是借助水平守恒定律直接得到了溶液的水平,不必再算生成水的水平了,防止与办法①混淆。
建议:先用办法②计算更方便。
初三下册化学要点概括人教版篇三
盐的性质:
盐+某些金属=另一种盐+另一种金属。
盐+某些酸=另一种盐+另一种酸。
盐+某些碱=另一种盐+另一种碱
盐+某些盐=另一种盐+另一种盐
1、硫酸铜溶液跟铁反应:CuSO4+Fe=FeSO4+Cu铁表面覆盖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浅绿色。
2、碳酸钠跟盐酸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有气泡产生固体渐渐降低。
3、碳酸氢钠跟盐酸反应:NaHCO3+HCl=NaCl+H2O+CO2↑有气泡产生固体渐渐降低。
4、石灰石跟稀盐酸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有气泡产生固体渐渐降低。
5、硝酸银跟稀盐酸反应:AgNO3+HCl=AgCl↓+HNO3有白色沉淀产生。
6、氯化钡跟稀硫酸反应:BaCl2+H2SO4=BaSO4↓+2HCl有白色沉淀产生。
7、氢氧化钙根碳酸钠溶液反应:Ca2+Na2CO3=2NaOH+CaCO3↓有白色沉淀产生。
8、硝酸银溶液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gNO3+NaCl=AgCl↓+NaNO3有白色沉淀产生。
9、氯化钡溶液跟硫酸钠溶液反应:BaCl2+Na2SO4=2NaCl+BaSO4↓有白色沉淀产生。
初三下册化学要点概括人教版篇四
酸的性质
与指示剂反应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酸+碱=盐+水。
酸+某些金属氧化物=盐+水。
酸+活泼金属=盐+氢气。
酸+盐=新盐+新酸。
1、锌跟稀盐酸反应:Zn+2HCl=ZnCl2+H2↑有气泡产生,锌粒渐渐降低。
2、锌跟稀硫酸反应:Zn+H2SO4=ZnSO4+H2↑。
3、铁跟稀盐酸反应:Fe+2HCl=FeCl2+H2↑有气泡产生,铁渐渐降低。
4、铁跟稀硫酸反应:Fe+H2SO4=FeSO4+H2↑溶液变成浅绿色。
5、铁锈跟稀盐酸反应:Fe2O3+6HCl=2FeCl3+3H2O红色铁锈渐渐消失。
6、铁锈跟稀硫酸反应:Fe2O3+3H2SO4=Fe23+3H2O溶液变成黄色。
7、氧化铜跟稀盐酸反应:CuO+2HCl=CuCl2+H2O黑色氧化铜渐渐消失。
8、氧化铜跟稀硫酸反应:CuO+H2SO4=CuSO4+H2O溶液变成蓝色。